吕锦标:光伏“走出去”打破双反围堵

2025-04-05 03:50:53
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只提供存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2010年,中国国债余额占GDP约17%,如果加上2011年6月审计署公告地方政府性债务10.7万亿元,目前中国总体的公共部门债务率在50%左右,公债总体风险可控,并且还有发展空间。

所以实际上德国在成立欧元的过程中间,他们是有点被迫放弃马克而接受欧元的这种态度。我觉得如果在债务危机中间谈这种问题的话,中国似乎手里牌更多了一点。

吕锦标:光伏“走出去”打破双反围堵

前阵子,伦敦一家MF Global对冲基金破产了,而他的老板是前高盛的董事长,也曾当过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可见经济危机一旦出现,像他这样在政商两界都地位显赫的人也难逃厄运,会严重动摇市场信心。三联生活周刊:欧洲人是否在危机中也开始反思,他们国家的高福利制度、民主制度有没有可能出现了问题,除了政治层面上的制度之外,是否欧洲人对自己的发展模式也提出了质疑?丁一凡:最近美国的《外交事务》上正在讨论我们的民主是否还有代表性?美国遇到经济危机好几年了,舆论讨论各种社会问题,认为美国的民主合法性遇到了危机。现在的困难在于,如果你实地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整个的欧洲地区,特别是富裕的地区,比如说北欧地区,比如德国、法国,这些地方一个最明显的标志是极左和极右的民族主义或民粹主义迅速崛起。在债务还可能继续恶化的情况下,到底是民族主义情绪能够领先,还是欧洲统一的势力领先?我觉得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的结果。丁一凡:希腊作为一个经济体毕竟比较小,它的债务大约是3400亿欧元的水平。

作者:吴琪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进入专题: 欧洲债务危机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欧盟内部国家对欧元或者是对欧元债务危机,实际上态度是不一样的。[8]由于城镇调查失业率更能反映经济的实际,因此被誉为真正有效的经济晴雨表。

由于GDP增长率提高的同时,大多数行业的初次分配领域的分配不公,导致中国收入的两极分化加剧,产生暴富阶层。二是核算中不再将工资列入成本,把剩余关系变成了分享关系,使国家、企业、个人成为了利益共同体,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三是企业在制定产品的价格时,要以科学规律的研究为依据,以实践经验判断为手段,在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以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为基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灵活反应,充分使用定价策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主张的利益分享新经济观,其实质是是国家、集体、个人三者按一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协调三者的经济利益关系,使之公平分享,利益均占。

企业净收入增加了,按既定分享的比例对净收入进行分配的结果,必然是企业将获得更多的积累资金,工人将获得更多的收入。比如,消费者将感受到货币急剧贬值,将会减少货币需求,抢购耐用品和保值增值的资产品,引起资产价格的上扬。

吕锦标:光伏“走出去”打破双反围堵

这样,每个工人会从主观上意识到自身技术素质的重要性,会主动地去塑造和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从而形成职工整体提高技术水平的强大动机,为企业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在投资没有最终消费支撑的情况下, 如果再扩大投资规模, 那么今天的投资就是一两年后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 大量的企业停产、倒闭和职工下岗, 以及大量的银行呆账、坏账。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存在,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瓶颈。劳动报酬被不断地被压低,造成了作为国民主体的劳动者的实际购买力相对下降,从而造成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长期不足。

企业通过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和利润分享制后,兼顾了多方面的利益,能解决效率和公平之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也实现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真正实现了效率和公平同时兼顾的协调机制。实现净收入分成制和利润分享制后,企业以净收入为目标,取代了以往的利润作为企业生的经营目标和生产动机,净收入也就成为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因此,后危机时期,为应对中国经济的滞胀风险,中国政府应转变政策思路。.一旦通胀预期形成,就会产生新一轮的物价上涨。

[3]同时,国际清算银行(BIS)最近也对新兴经济体日益显现的通胀压力提出警示,并指出通胀威胁在新兴经济体呈现某种普遍性、食品价格上涨是一大推手,…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在新兴经济体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国家的通胀率也持续创出高点,如中国、巴西、印度等。关键词:后危机时期 滞胀 社会主义分享经济 微观运行机制谨慎考察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运行态势,可以看出世界经济体仍处于震荡之中,经济复苏基础不牢。

吕锦标:光伏“走出去”打破双反围堵

中国收入分配领域的两级分化业已形成。参考文献:[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李炳炎.利益分享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3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The new idea and the feasible measure to resolve stagnation during post-crisis -----review on the macro-effect about the mechanism of socialist sharing economyLi Bingyan1 Yuan Hao2(1. Jiangsu Administation Institute, Nanjing, 210004;2.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Abstract: To resolve the stagnation is a worldwide problem. Using Keynesian policy to deal with stagflation can not succeed. The risk of stagnation increases in China during post-crisis. To resolve the risk of stagfl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new idea and feasible measure, which is to establish a socialist sharing economy system, to build the automatic stabilizer of economic operation and to reconstruct the long-term mechanism for resolving stagnation by adjusting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micro-economy. Keywords: post-crisis period; stagnation; socialist sharing economy; micro-operation mechanism--------------------------------------------------------------------------------作者简介:李炳炎(1945-),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行政学院特岗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宏观功能的紊乱,大都是微观机制出现了问题。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政策的摇摆和预期的不确定都会导致潜在的通胀压力转化为现实的通胀。政府之所以不能有效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只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包括行政手段,而没有认识到应着重从微观经济组织行为入手,深入到国民经济细胞内生机制,去寻找治本之策。这些信贷资金流向楼市和股市,其结果必然造成资产价格的上涨,从而使经济严重泡沫化,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使货币政策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国家和企业收入增加了,个人收入也增加。[12]3.分享经济机制是治理通货膨胀的天然武器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通胀压力,表现诸多方面,既有输入性因素,也有成本性因素,也存在着预期引起的通胀惯性。

因为在通胀预期下,各微观经济主体将进行趋利避害的行为调整。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超过5%,创两年多来新高。

分享经济中,劳动的边际成本小于劳动的平均成本,所以,在某一特定时期,经济受到外在冲击,经济状态偏离了均衡,出现了失业的状况时,在短期内,如果企业的分配制度是净收入分成制或者利润分享制,此时,企业如果削减员工,企业分配到的企业收入会减少,相反,如果企业增加员工,则会使企业收入增加。这些引致性因素可概括为货币供给量、货币余额需求、产业结构、资源瓶颈等。

为此,我们在此郑重地呼吁建议在十二五经济规划纲要中,列入一项新的计划——在全社会推行企业净收入分成制和利润分享制的经济模式,以取代原有的工资制经济模式。主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新兴经济体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

而为缓解通胀压力,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却又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制约。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指导下的企业分配方式改革方案简述。这些财政政策的实质就是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一味地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导致了消费和投资的失衡,使得经济结构发生了严重的扭曲。根据国家统计局材料,2010年中国政府继续加大投资,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3.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2%,但消费增长依然很弱。

二、从转变微观经济机制入手,构建标本兼治的反"滞胀"长效机制(一)后危机时期,被长期使用的凯恩斯政策组合应该淡出毋庸置疑,为应对经济危机,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审时度势,逆经济风向而行事,对抑制经济衰退,促使经济早日复苏,起了重要作用。宏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运行必须有一个可靠的微观经济基础。

笔者的《利益分享经济学》一书已于2011年5月在美国麻省大学获由世界 政治经济学学会颁发的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因素很多,诸如品牌、质量、成本、价格等。

二是节约各项物耗成本从而节约生产资料费用,从源头上对生产资料的浪费进行约束,从而形成一种使生产节约和企业增产相互推进的经济运行机制。此外,近期美联储采取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之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这势必给中国带来外部通胀压力。

(1)对公有制企业,用净收入分成制来代替现有的工资制企业净收入, 就是商品价值中的(v+m),数量上等于销售收入减去物耗成本,是实现了的企业净产值。二是由于分享经济的结果是利益分享,它能有效解决贫富差距过大,从而抑制目前中国少数富人消费和投资引起的资产价格的过度上涨所形成的通胀压力。这还不包括国企改制中下岗的职工约5000多万人。1984年,美国经济学家Weitzman Martin在其所著的《分享经济》一书中,也提出了与笔者基本相似的研究成果。

但面对滞胀,用任一政策组合调控都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净收入分成制具有工资制无可比拟的优点:一是作为分配基数的净收入(n)等于企业销售收入减去生产资料成本(c),所以,在销售收入不变情况下,个人分配多少与生产资料成本高低有关,个人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增长的驱动下,生产节约和技术创新。

具体地说,现在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销售收入,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事先做好市场预测和市场决策,按照市场的要求变化安排产品生产,选择生产经营的产品结构,实现以需定产,使产品适销对路。中国特色的分享经济以利益调整为切入点,协调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在三者之间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格局,内生出诸多激励动力,表现在:一是收入增长动力。

利益分享机制就是共同富裕机制,通过利益分享,能增加在数量上占中国绝对优势的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并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严重不公、收入两极分化,提高整体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有效提高人民大众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纠正宏观领域的消费和投资的失衡。以上各种中国特色分享经济的内生机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发挥作用,一种机制作用的发挥并不会影响另一种机制的正常运行,相反还会促进放大另一种机制的作用效果。

  • A+
tag: